Address to abhyasis in Lucknow (Hindi)
勿忘目标
by Daaji, 2015年4月29日于乐克瑙
广东话
普通话
大家好!多么美好的一个气氛充满喜悦,而且有我们诸师注入能量,充满能量,他们真的是全力以赴了。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基本的方面,也许这些方面我们没有掌握或者是没有注意到它的重要性。那么第一点我想分享的是这个祈祷的问题。我们这个祈祷当中说,“大师,您是我们人生的真正目的” ——真正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接下来我们说“我们依然是欲望的奴隶,阻碍着自己的进步” 。那么“我们”是用复数去表达,不是单数,但是我们祈祷的时候,却好像以为只是为自己而祈祷。那么当我们说“我们”的时候,这到底是“我们”还是“我” ,这个“我们”怎么会被翻译成“我”呢?当自己的欲望没有了,承蒙上天的这个恩典;而我们之后依然在祈祷的话,那这个“我们”到底是指谁?所以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心里面就知道这个“我们”指的是大家所有的人。
师父常提到巴布济那个时候经常说,“我不只是为了修习者在这里,那些不修习的我也要负责。” 他这样说那是由于他的谦卑,他实际上在做很多事情。不仅是这个世界的事情,还有一些卡在某处没有解脱的人,他也会在他们身上去做一些工作;还有这些植物、动物等等都要去负责。
那么这个“我”不停地去强调“我”,我们应该把“我”忘记,要有“我们”的意识,秘诀就在这里。巴布济大师从光明界那边反复提到一个词——整体的力量。这意思翻译起来非常困难,怎么说呢?就是不易用其他语言去表达。但是可以举个例子,就是我们的大师在建立一种“整体的力量” 。就好像我们进入寺庙里面就有一种气氛;到医院是另一种气氛;到坟场那又是另一种气氛;参加某个婚礼,那么又是遇到另外一种环境。那么和我们一起去医院,或者是参加婚礼,或者是去坟场的人,无论是不是同一个人,但这个环境好像都在发生变化。
那我们所有修习者兄弟姐妹一起在一个地方坐下来冥想,周日的“萨桑”也好,周三晚上的“萨桑”也好,那么我们冥想的那个地方也会出现一种效果,而这个效果就是那种“整体的力量” 。那么我们希望说你不论是在这里或者是在南部、在西部、在北部,所有人都在一起冥想就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当我们嘴巴上说“我们”心里却想着“我”的时候,恐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要知道我们祈祷是为大家而祈祷,如果你祈祷的时候意识全部是告诉自己“我是为自己而祈祷”——嘴巴上是说“我们” ,心里却是想“只是我想得到”, 那该怎么去理解?
那么另外一点是关于清心。我想非常简要地告诉大家,在《十项格言注释》里面巴布济大师非常详细地告诉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十项格言。遵守十项格言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当我们可以发自内心去接受去遵从这十项格言,会出现两种特质——纯洁和简朴,自然而然地会出现一种纯洁与简朴。在我们静修会的文献当中,没有一本书在结尾部分写上这个“唵,静、静、静” ;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十项格言注释》这本书的结尾出现了“唵,静、静、静” 。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写这个呢?这可以说是巴布济的一种祈愿,他祈愿能够遵守十项格言的人一生一定会平静、平静、平静,这是一种祝福。那么当我们去进行清心的时候,我们背后也有一定的目的,那目的就是能够换来纯洁、简朴。
那么究竟怎么做呢?他也告诉我们方法了。巴布济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你坐下来的时候,心里想凡是粗性、杂质都在从背后离开。那么当这些杂质离开以后,会剩下什么?就是简朴。而当粗性、不净物离开了以后,剩下什么?就是纯洁。所以方法也已经给了我们,目标也告诉我们了,但是我们究竟有没有想过,当这些杂质离开了,不净物离开了,那到底留下什么?
所以我们在冥想的时候,他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把目标始终放在心里,一定要想着自己到底为什么在修习自然之道。假你来到这里成天想着谁戴着什么手表、谁穿着什么衣服……你何必这样去伤脑筋呢!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这些。如果你真的是想来讨论这些,我真的发自内心向你们祈愿:请赶紧离开!对你们不会有任何好处,你们只会成为大师的一种负担,那我可不想加重我们大师的负担。要好好的去冥想,去想着自己的目标——你到底为什么来到这里。然后慢慢把这些格言全部都接受,不是去质问而要设法去理解。
第三点我想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巴布济大师用简短的一段文字,在《真理初晓》里面提到,还有包括这个《罗摩·昌徳拉全集》第五册里面——今天已经发布了——那么他也提到,他把母亲和师父做了个比较。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人们以为这个母爱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大家都能明白,但是可能有极少数人是没有得到母爱;那么师父的爱呢?可以说,感觉体验到师父的爱的人就更少了,比母爱还要少;而感觉到上天的爱,可能整个世界只有那么一两个人吧。
好了,他下面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母亲怀胎九个月就在九个月的时间不停地滋养胎儿,然后婴儿就可以在我们这个世界里面出世。那么大师也要把徒弟的思维、精神在自己的这个精神当中怀着七个月,然后让他在光明界得以出世。这个是我们还在世的时候就发生的事情,师父还在我们还在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但是他说,本应该是七个月完成的一个过程,但是由于这个徒弟修习者心中有特别多的愿望,充满各种各样的想法,所以这个过程就会无限地拖延。即便已经出现在大师的心中,你把它当作运气也好当作偶然也好,但很多时候非常遗憾,就像这个母亲遇到某种情况所以必须去做手术放弃这个胎儿,有时候是健康的问题,有时候是其它方面的考虑,这个是家长决定的。但是我们这里是徒弟自己把自我从他那里流产掉,离开大师的那个光明界。大师是绝对不会放弃我们的,是我们自愿去放弃。
那么大家可能都读过这个《呼唤》里面有叫做“特别实体”的这么一个人物出现,那么你们可能也知道,这个“特别实体”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说是灵性的一个元素、一个成份。这个特别实体也会给出一些信息,拉喇济也会定时发一些信息。那么原来是以灵性实体的名称出现,现在名称改作什么呢?——巴特萨拉蒂。因为他其实就是我们的师父,我们的大师。是因为在巴布济大师还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光明界出世了。而这个可能性是大家都有的,都有这个机会,但是直到我们还有各种欲望,各种渠道;大师是不停地给我们带来各种状态,但是我们会把它一个一个打发走,所以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做到。
我们经常建议冥想过后静静地坐下来,什么都不要做,花五分钟、十分钟……到什么时候呢?直到能够认清自己的状态究竟如何,去注视、琢磨到底得到了什么,到底获得了一些什么。然后起来以后要有足够的信心说,“我可以掌握这个状态,我一起来状态不会溜走。”要有这个信心。大师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这个在马路上的混凝土,刚铺上去以后要给它一点时间,不能马上在上面行走使用,否则会留下你的足迹,永远都去不掉。那我们的这个灵性的状态,冥想后带来的状态,可以说比这个混凝土要微妙得多,你稍微不注意就没了。所以冥想后,有些人的习惯是马上就把手放进口袋里面打开手机。如果你们真的只是想做这些的话,我真的祈祷说,你们根本就不要来了。
纪律,或者是这种修养,我认为大师才不管你们做不做。很多导师说,这个大师会很高兴,要是有纪律的话大师会觉得很高兴。我们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取悦大师,是为了自己的进步。如果你多花五分钟、十分钟去记日记;在集体冥想开始前半个小时到场做好自己的清心;每天固定的时间去冥想,正确地去清心。这些无一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才不是为了取悦于大师,请忘记这个概念。那么我们也应该像大师一样,在光明界有自己的一个身份。那么只有制造一种状态,让他连续七个月不停地注视着我们的时候能够引起他的注意,那么我们才有可能达到这个效果。
那么当我们离开这个躯体的时候,对于圣人我们经常都是用“大三昧”这么一个名称——他已经达到大三昧 。那么什么时候会大三昧呢?当“你”可以和这种光明界的灵性实体合一。要是那边没有实体,那就只能称为“死亡” 而不是称为“大三昧” 。直到我们这种光明界的灵性实体与自己的灵魂合一,否则谈不上“大三昧” 。那么大师就跟母亲一样,非常痛苦,好像是每次怀胎几个月流产了,三个月后没了,五个月后又没了,非常痛苦。我们是不停地在自杀,不停地、心甘情愿地放弃,然后觉得没关系可以再来,一而再,再而三。这到底能来多少次!你这一辈子都这样过去了。
所以我恳求大家,状态要维持,千万不要让它被打乱。然后有了这种状态之后,下面有一千种、一万种比这个还要好的状态。但是那些始终要有一种永恒的、充满爱的状态。就让心中永远都有一种爱,下面不论是什么状态,只要去抓住它的状态,就跟着它走。为此需要有严格的纪律,任何一天都不能是我没冥想就日出,不能我没清心就日落,而没有祈祷就让我睡不着觉。请大家牢记大师的话,去明白我们做这一切,养成这种纪律,有规律地修习都是为了什么?都不是为了取悦大师、取悦导师,是为自己的进步。请记住这一点就足够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