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Select a year in the list to read the talks in the previous years.

大中华研讨会上大师与修习者的互动

by Daaji, October 4, 2016, Greater China

大师: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在中国的研讨会的第三天。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问:第一个问题,每个修习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思维、文化、或者个人习惯、沟通方式都有很多不同,该如何相处?我知道答案是爱、冥想、一对一、祈祷,可是我个人仍感觉被扰动,是我的信心不够还是印记太顽固?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答案吗?

大师:假如是你想要的那段关系,无论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你都会维持。像我们家庭或朋友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只不过是借口罢了,给你足够的借口可以断绝或破坏这段关系。实际上背后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自我。当我们说让我们彼此相爱吧,这一切问题都能解决,大家心中有爱,一切都好解决。但是爱这个字已经滥用得不成样子了。假如真的都有爱的话,那么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即使没有爱,也至少应该有相互信任和尊重。

印度梵文中有一个词——健康,狭义上的理解是指自己的健康,但是这个词在思维和灵性的层面上的意义非常广。如果用另外一种方式去理解,我们把这个词的词根拆开进行剖析,就会发现这个词实际上指集中于自我,这里的自我指的是内在的自我。当我们处于这种情况的时候,即使身患疾病也不会觉得痛苦。同样当你能找到内在并集中于此的时候,这些矛盾和分歧就会很容易化解,或者根本不会出现。

当我们找到内在并集中于此的时候,我对外界嘈杂声音的态度是默不做声。对他人的意见,我会是一种恭敬的态度。实际上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给我们机会去善用大家的优势,如果没有这些,也很难促进我们的进步。

很多时候为什么出现争吵,为什么出现不和谐,甚至是伤心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爱的关系期望过高。比如夫妻关系中双方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是因为本来你可以根据客观的情况做出最佳选择,但是由于觉得我应该受到尊重,我的立场应该受到尊重,应该以我的方式去做,所以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非常小,比如说去哪家饭馆吃饭或者去哪里度假。这些都是很世俗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你没有把心放进去,你的心不在那里。

所以当我们学会冥想并集中于内在的核心的时候,我们就会走得越来越深。当走得越来越深的时候,这个深度就会化为我们的表面。意识的扩展就是这样发生的。我们的意识首先从目前的表面往深处走,然后这个深处又会化成新的表面,然后为下面更深处的探索奠定基础。我想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开一个研讨会,但是我们暂时来听下一个问题。

问:每次有困惑时就会想起大师和自己的信仰。然后就会感觉无论想起谁就会在身边,当我在心底说出自己的困惑就会听到回答。这种回答通常是如何接纳和保持耐心,我可以感受到爱和力量。我的问题是,怎么判断这些声音是小我和头脑之间的对话还是真我的回答?

大师:实际上要理解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生命中有哪些错误的决定并写下来,然后再记下所做出的三个正确的决定。然后请回忆一下,在做出那些决定的时候你的状态怎么样,头脑里的感觉怎么样,心的感觉怎么样。这就可以成为一个指导原则。当有相同的状态、相同的心情、相同的情绪出现的时候,就会很柔和地告诉你下面可能会是出现错误决策的时候,你要注意了。当有不自然、不正确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就会感应到。

一般而言,我们对不正确的事情马上就能做出反应。比如有人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约翰”,这时候我的心马上就会知道“葛木雷什,你在撒谎。”但假如我说“我叫葛木雷什”,这时候心不会有任何声音,因为这是自然的、正常的。对于正确的决定不会有任何瞻前顾后,不会有任何犹豫,甚至会非常地愉悦。比如我现在眼睛有问题看不清楚,我听得不清楚,身体就会有一些症状。但假如我视力很好,听得也很清楚,那我的心会不会告诉我“恭喜你,一切都正常,今天你不用去看病”,不会的。当出现错误的决定的时候,就会有各种信号:心跳加快、感到沉重,各种反应就来了。没有反应就说明一切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多冥想。所有这些信号完全可以由我们的内心发出来,只怕自己没听到。所以如果定期、有规律地进行冥想,以心为对象冥想,那么这种善恶、利弊等因果关系都会变得非常清晰。这要谈到我们的A点和B点练习,相信很多人都在进行。这个不仅仅用于避免情欲带来的干扰,不仅局限于这些世俗的因素,它还可以全面提升及净化我们的超意识,让它达到一种精炼的状态。

问:师傅说过他能赐予我们灵性的内心状态,但是生活习惯和性格调节还是需要自己努力去配合完成。懒惰,追求舒适是不是天生的倾向呢?如果是的话,那要怎么克服呢?心智成熟的大人都很有可能偶尔会受惰性的影响,如果是孩子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克服懒惰,还是顺其自然不需要给予所谓的教育呢?

大师:我基本上没有教导给懒惰的人,因为根本不管用。熟睡的人分三种,第一种孩子在睡觉,他们是如此敏感,有人走进房间或者只是听到开门声,马上就醒过来了。第二种是你把他叫醒,但一会就又睡过去了。第三种是最糟糕的,人是清醒的但假装在睡觉。这时候你向他泼再多的水也没用,因为他根本就不在睡觉,一直清醒,但是他的固执让他决定就是不想起来。针对这些孩子,我建议应该在他们临睡前多分享一些有益的故事,或者用笑话启发他们明白一些道理。对我而言,这是教育孩子的良方。

我们完全可以从事情带来的结果进行判断,作为与不作为是清晰可见的,会带来什么后果。这种因果关系本身就可以让我们知道懒惰的后果。如果赶快起来去做该做的事情,那会带来什么结果。这种结果本身就会为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自然之道所说的印记,也就是思想、行为造成的印记,就像种子决定着我们的未来。这些印记是很容易被清除的,通过傍晚清心、通过与导师及大师的一对一、通过庆典,完全可以清除干净。由于做了某些事情而产生的印记很容易被清除。但由于没有做该做的事情而产生的印记相对而言比较难清除。在印度有一本经典书籍《薄伽梵歌》,书中黑天神谈到错误行为导致的因果关系。由于时代不同,尚未提到没有做一些事情的后果,而这些后果往往更加严重。比如说我没有做、未能做,或者忽略了做某件事情而失去了机会,那么所带来的后悔和愧疚就会留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无法忘记。我会建议,相对于去担心自己的行为,这种没有做的东西更值得我们担心。因为行为的印记是属于表面的,比较容易清除,但是这种没有做该做的事情所带来的印记会积累在深层的地方,比较难清除。

问:如果师父比较累的话,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了。大师说最近也在思考这次研讨会的主题——“知足的种子”,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也许在日后的讨论中大家可以进一步去扩展这些问题。

大师:我想起一位国王叫做阇拿迦,他既是国王也是一位圣人,他和一个叫“八缺”的人(那个人身上有八个缺点)的一段对话。他们谈到这种对心灵的寻求,不论君臣、不论师徒,这些对于他们都是一样的。而前面提到的这两个人物,据说都是具有梵我知识的人,他们已经在知识上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据说发生在几万年前,我们的《薄伽梵歌》中也有一段对话,这是在黑天神和一个战士之间进行的,那么他是从自己的境界降落到对方能够理解的层次去进行对话。

无论是一万年前、五千年前,还是我们今天,人类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都是相同的,这些谜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这一切背后的真理究竟是什么,如何摆脱这种迷障,如何达到至高点。对我而言,当时人们得到的答案和我们今天所能提供的解答实际上只是不同的包装。对于这些问题,得到信息和解决方案的性质是不同的。

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从比较深奥的问题开始——如何摆脱执着,都是比较深奥的问题,然后是深奥的解答。而《薄伽梵歌》里面的那个对话是从很简单的事情开始说起,然后逐渐揭晓背后深奥的道理。但是无论哪一种,如今都没有任何意义,跟我们没有关系。今天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如何去做,到底怎么样才能达到,有没有方法去做。

这位圣人开始就说有五种十分不好的欲望要放弃,还有五个特质就堪称和仙丹一样。下面我就来跟大家分享这五个特质是什么。他说假如想要达到至高点,你的心中要有以下五种品质:第一是能够原谅,就是要有包容的心,第二是自然,第三是慈悲,第四是真实,第五是知足。他说拥有这五种品质的心可以美化生命,把人带到至高点。

那么在《薄伽梵歌》中黑天的那个时代,他所说的一切对那个战士来说就变成耳边风,完全听不进去。那么黑天就向他揭示了自己真正的样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本我。但是他看到以后很害怕,但这下他愿意用心去听了。然后他就问黑天,假如一个平凡人要去领悟这些,到底应该怎么做。

那么黑天的忠告,也就是《薄伽梵歌》最后一段出现的答案,“请向自己的内心去看,在自己心中去寻找这个形象,然后以其为对象进行冥想。”在印度有上百万的人每天在念这段文字,但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我就在你心中”,有多少人听明白了这个意思,并能够因此而在自己心中找到它。而我们这里就有自然之道和满心冥想的方法,通过慧能去帮助我们能够这样窥视自己的内心,在自己的心中找到这些线索。

所以我们这里提供的是解决方案,不是建议和忠告。那些有最高知识的人所在的那个时代也许是不一样,他们说了这五种品质之后,也许其他人马上就能做到,只需要指出来“我就在心中,去寻找我”,他们就能找到。但是当今世界恐怕不行,有那么多人读懂了这个意思,却拿不出行动。即便有行动,要想不断深入到意识较深的层次几乎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自然之道是很自然很轻松的一个方法,它真的是一种天赐。

下面我来念一些我陆续记下的东西和大家分享。我们的主题是“知足的种子”,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会把知足和满足混在一起。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满足和知足是两回事。所以一般人的理解,满足感指的是某种欲望得到了满足,或者是某种东西合你的心意。而知足是安于自己所有的一切或者是没有的一切。那么,什么东西会破坏这种知足的状态呢?我们想一想与知足相反的状态——贪欲。

我把知足分了几种类型。我们的知足可以涉及人际关系中的知足,占有物方面的知足,思想方面的知足——是虔诚、灵性的思想还是另一种思想,还有我们的各种意见想法等等。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分类讨论知足到底如何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