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Select a year in the list to read the talks in the previous years.

进化

葛木雷什D. 巴特尔, 对非洲及意大利修习者的讲话, 讲话中文同传版,2014年1月25日于金奈

姐妹们兄弟们早上好,

很高兴见到大家。这个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题目——进化。我们如何理解进化呢?如果去问一个普通人,他可能会说进化就是变化。那么自然之道也是以变化为主要内容,所以它才被称为一种进化的道路。如何加速这个进化,大师的帮助一直都在。但是,如果没有我们动态积极地参与这个过程,往往会失败,因为我们的参与只是做到一种最低的程度。

我们当中多数人都害怕变化。很多时候,我们当中有些人希望能够去面对变化的恐惧,然后无论如何都经历这个过程。但是这会带来很多不安,当我们经过这个变化的过程的时候,会动摇我们整个基础。

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一对夫妻通常在一张床习惯性地睡在同一侧——妻子在左边或者在右边——这个习惯已经固定。而当有人提出要有所改变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生争吵。即便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变化,有时候就会变为一大挑战。那么,当巨大的内在灵性气氛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就会反抗,因为我们内在这种舒适,一下子被摧毁了,当我们习惯于某种内在环境的时候。

我们有13个主要的轮点――瑜伽轮点.可以说进化是一个旅程,从一个轮点到另一个轮点,直到最后的第13轮点。但是每个轮点都好比一个庞大的大陆,更甚我会说那是完全不同的星系。

巴布济在《走向无限》的那本书里面形容第二轮点。他说,承蒙大师的恩典,有修习者的努力,虔诚以及修习,下面,他们已经穿越第一个轮点进入第二个轮点。但是进入了第二个轮点之后,在思维上面会带来一定的沉重感。这种沉重感会阻碍修习者去修习,那么最终可能会停止修习。所以,进步本身变成了一种阻力,也就是我们在自然之道所说的受果。所以,当我们觉得不想冥想并且头脑沉重,没有心情去冥想,“我希望能够停一停,出去度个假,远离查理济和体系之类的。”恰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去找导师说,“请你给我做一个一对一。”但是我们这个时候的状态是如此的叛逆,以至于我们甚至没有意愿去与罗摩昌德拉静修会有关的任何人打交道。我们会从各个方向把所有大门紧闭,而万一偶然有人跟你说,“可能是因为印记,可能是因为大师的恩典。”我们就会更生气,完全不想听,还会说明为什么不想修习。但是假如我们事先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走上的是一个进化的道路,会出现变化,每个变化都会带来新的内在环境。自己内在的画布、内在的气氛或内在的状态会改变如此之多,以至于让我感到不习惯。

比如说从第一点到第二点,如果是地震,会达到5级;从第二到第三轮点可能是7级地震。余波不停,可能令人很难承受,我们在修习当中也会发现无法安定。所以,我们要等待这些时刻。我可以举一个实例,有位来自德国的姐妹,她可能是练习了三四个月吧。她来到我们办公室,特别赞扬自然之道以及大师们有多伟大,说得天花乱坠。我就跟她说,“姐妹啊,你慢慢来。”我送给她一本日记,请她在第一页把这些内容都写下来,自然之道怎么好,大师最伟大等等。然后我告诉她,每位修习者,我们这个静修会的每位成员或者是经过入门的每一位修习者无一例外,无论还在不在修习,曾经都承认这个可以说是发生在他们身上最好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会成为时间的牺牲品、自我的牺牲品、无知的牺牲品。在某一个阶段就半途而废。所以我对她说,“你这些感觉不会持久,很快会有一个新的阶段来临,你会到达一个新的台阶,那时你会觉得‘我到底在干嘛?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让我暂时远离这一切。’所以,到时候你就看着第一页,提醒自己这的确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好的一件事情,重新读一遍。”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她写信告诉我说,“其实我现在感觉还没有那么差?什么时候会有这种感觉。”

所以如果我们理解整个过程,理解自然之道的机制,我们可能就有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些动荡。我们在自然之道中一直不停地在向前进,所以会有变动。假如你安于自己的舒适状态,意味着没有移动,而大师的工作是无论你喜欢与否,不停地让你向前进,因为他的目的是让你进化。但是当我们不喜欢的时候,他也不会极力去推我们,他会制造一些情况来让我们出现这种渴望。那么他努力让我们心中出现渴望要花去绝大部分的时间。但是如果从第一天我们就开始盼望这种状态的出现,一个比一个更好的状态。那会怎样呢?因为并不会总是坏事,不会只有5级、7级然后12级地震。到每个轮点,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不舒适,但是这种平静也会不断地深化。当我们在每个轮点安定下来了以后,你会感觉很舒适。但是大师并不喜欢,“这个家伙怎么这么舒服?”他不会喜欢。

一旦这种好的东西已经足够成熟之后,他就马上不浪费分秒,不会让我们在旧的地方停留太久,他会制造一种状态让你轻轻地走向下一个轮点。但如果我们以自己的意愿,从上面不停地向他发出呼叫,“我想更上一层楼。”而不是去提出这些世俗的东西,什么我的男朋友离开我了,女朋友离开我了,这些大家无一例外都会经历的。所以我们应该每次去邀请大师,让他触发为我们带来新的状态,要心甘情愿,这就是快速进化的秘诀——不要害怕变化,欢迎各种变化。

那么我们在学校,在大学里都学过进化的道路:达尔文理论,适者生存以及基因变异等等。但是,这些只是外在的变化,细胞的变化,这些变化也重要。那么最近的一些发现是环境也有它自身的影响,也会对这个基因造成一定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布鲁士立顿博士写的一本书。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你看一个小孩子或一个婴儿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经常有争吵、不和谐,就好像是布鲁克林区,可能有些地方晚上都不停地听到枪声,准妈妈就一直处于这种压力之下。会发生什么呢?如果你去看看身体对于暴力的反应,有人要来袭击的时候,我会怎么样。如果有能力我可能会反抗,或者会逃跑远离。无论如何,即使要逃跑,我也需要一定的体力。所以他说无论是斗争还是逃跑,都需要四肢来支持。所以血液会向肢体输入更多,而远离比较核心的器官,胃部、肾脏、肺部以及大脑。

那么,这样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当这些母亲一直承受压力的时候,血液都会流向她的肢体。这些刺激成分进入血液里面,导致她肚子里面的胎儿也开始做出相应的反应。胎儿肢体的血液会比内脏器官的更多,所以这些孩子出生的时候,比起一般的孩子,四肢会较长。

还有一点,他大脑的后叶和额叶会不一样,额叶是关于直觉认知。当胎儿有充满爱和美好感情的健康成长环境时,其直觉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假如没有,他的后叶会变得比较发达,因为血液一直流向那里。

但是我们也会说,父亲的大脑发育良好,肢体正常;母亲也都正常——为什么没有按照相同的基因而是这种畸形的成长?四肢更长而消化系统有问题,因为消化器官发育不良。所以在基因方面继承了正确的编码,但是环境导致这个编码发生变化,令这些器官没有以应有的方式去发育。所以环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发生不可逆转永久性的变化。

那么当我们冥想的时候,实际上在发生什么呢?他们做过实验,对于已经冥想比如说有5万小时的人。按一个人的生命计算,其实这不算很多。发现头脑里面有一层比较厚的髓磷脂。里面有那么多的神经突触和神经元;即便只是增加一毫米的厚度,也会增加数十亿的神经突触。还有就是对于经常冥想的人,大脑前叶会发展得很好,这不是指每天只冥想五分钟。只要长期每天都在冥想也会带来这一类的不同影响。

所以,冥想本身会对我们生理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即使先不说灵性的影响,但至少我们在情绪上、身体上都会得到一定的好处。但这些都不是自然之道的目标。虽然有这些好处,比如说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有正确的生活方式,对生活的正确理解,但这些只可以说是一部分——真正的目标还不是这些。

我想引用拉喇济大师所说的话,他把我们人的系统分为三种身体。我会写下来,让大家看清楚,有些是梵文及其翻译。

他把我们人的系统分为三体。一个是外在的粗体,对这个身体而言,要发展到至高的程度——比如说想要和鸟一样飞翔或者像海豚一样游泳——这可能需要几百万年。谁知道呢,我们早就已经离去了。所以,外在的进化虽然也有可能,但至少对我而言不现实,没有用。我先来讲第三种就是因果身,也就是灵魂,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那个力量。他说这是纯洁的,不需要任何变化,因为它是永恒不变的,它是至高无上的,是上天的一部分、圣者的一部分。所以,两个极端;一个是粗体,一个是因果体。即使你改变了这个(指粗体)也没什么用,需要几千年几万年。而这个(指因果身)是不会变的,因为它是永恒的。

那么实际上在进化中发生的东西就是中间那一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细体。拉喇济说细体由四种东西组成。第一种是“意识”,让我们具备思考的能力;然后是“心思”,指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去“反思”;然后是“智”,指的是我们的智力,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决策。一个是去思考,那是“意识”;“心思”是去反思;智力是为了去做出决定;最后是“自我”,允许决定这样做还是那样做,付诸行动或者不付诸行动。

好了,“意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化呢?“心思”、“智力”以及“自我”又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如果仔细阅读巴布济大师的自传,其中一句话让我很震撼并且爱上他。我读到那一句话就处于一种狂喜的状态。在一次对话中,一位圣人对他说,“罗摩昌德拉,你现在的意识境界达到即便让它降到最低处,最伟大的圣人意识的最高水平都不到你最低的那种意识境界。”这可以说是巴布济大师所达到的意识境界。他最低的这种意识水平,却是最伟大的圣人都无法达到的意识境界。

灵魂的本质是什么?拉喇济说它的本质就是思想和行动。那么,至高者的本质是什么,也是思考、扩展以及成长,但是他(巴布济)已经超越这一切,没有思想没有行动,一切该如何就如何。在你还没说话之前,甚至你还没坐到面前,他就已经感觉到你的状态。你不需要开口说话,他就能抓住。如果你去看看上层是如何去赞扬我们的大师:“我亲爱的儿子,你已经达到了全面盛放。”所有这些都指明了各种可能达到的意识境界,通过自然之道的修习可以达到的境界。

究竟什么是冥想?这都是和思想有关系。我们有这种永久性的内在环境处于冥想的状态,也许谈生意,也许在上班,也许到学校上课,也许去度蜜月。但是自然之道让你有一种内在的状态——始终与大师连接,或者是与圣者连接,或者是与自己的本我的连接,或者是与生命中最珍惜、最好的那个状态连接。就在那儿。所以他说冥想会在我们心中制造这么一种状态。我们必须能够去珍惜它。如果无法赏析在冥想过程中得到的状态,我们就无法与内在状态保持相互渗透,而假如你不处于这种状态的话,你就无法赏析所获得的状态以及给予者。而假如你连给予者都无法赏析,又如何去无断思念他呢?所以,当你没有冥想的时候,不可能有无断思念。即便冥想了还要懂得如何去赏析状态。这种赏析可以说是第一步,能够辨认这种状态。要是没有的话,那么他们所说的这一切恐怕都是荒谬的。

所以,前面说的四个成分——“意识”、“智力”、“心思”和“自我”,当它们达到各自的至高潜能的时候(大师又在黑板上继续画图)这四样东西最后能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意识会全方面圣化,也就是我们的目的。第二,心思会怎么样呢,目前可能心胸狭窄,只有部分开放,但是达到进化的顶峰,会是一种绝对的开放,因为这种人无所畏惧。进化到这个程度的人完全没有任何恐惧,既不会把恐惧投射到他人也不会投射到自己身上。全然的自如和开放。这个可以说是“心思”的状态。然后“智力”会怎么样呢?它的敏锐会变成智慧。不再是聪明,而是变为智慧,而这个比做个聪明人要好很多。然后“自我”就会告别,变得完全精练,达到一种充分的精练。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掀开面罩出来,然后又隐藏在面罩后面。只是为了行动才会出来,因为必竟要去做什么事情的话,我必须出现。

首先,如果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进化,为了回到本源,那么我们最初被创造出来的时候第一个印记是什么?我们经常在大会后谈到这个问题。我在意大利的时候也提出这个问题,下次再见面我想也会提出这个问题:在宇宙形成以后,所有这些灵魂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记。我们共有的印记是什么,第一个印记就是恐惧,可以说是有最低级的振动。巴布济以他的智慧或者是他的沟通以后,他发现恐惧是第一个印记。拉喇济在光明界也高兴得手舞足蹈,他说:“你看,你已经以一个如此简单的发现改变了整个系统。”

一旦把恐惧去除了,这第一个印记清除了,其余的印记自然会掉下来。但是你必须让这种开放性全面盛放,你不能把旧的思想带回来,“以前我如何如何,以前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不可以,你现在已经走上了快速车道。假如你想更快速地进化就不能瞻前顾后。所以,我们的这个祈祷就提到:“我们依然是欲望的奴隶,阻碍了自己的进步。”正是这些欲望,这些意念——我希望有一个英俊有钱的丈夫,我希望能娶个漂亮的老婆——这些什么时候会结束呢?永远不会。生活的艺术是安于自己现在如何,没有任何要求,对万能者充满感激。这本身就可以说是进化的一大步,能够接受自己,接受他人,继续前进。我不能去改变世界,我改变自己都已经够难了,为什么还要去改变世界。连上天都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是祂创造的宇宙,是祂的责任。我为什么一定要去改变我的妻子,总是骂她,或者总是骂我的先生,这是没有用的,接受,然后前进。

在呼唤里面有另外一个非常美的句子。我不记得原话是怎么说的,但大意是说,生命中的考验不会离你而去,这些考验都有一定的目的,如果不接受这些考验并且与之对抗,不仅你会痛苦,因为无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这些考验都会让你痛苦。但是当你接受的时候,其中会有一些好的东西出现。所以接受考验,是下一步。然后大师就说,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接受就是生命本身的突变飞跃。

我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我们那时候在迪拜,应该是排灯节,那天伊朗俱乐部大厅里面人山人海,大师主持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冥想。然后他出来的时候,我就在楼梯口等他,我在他的耳边说这次冥想如何。他一边听,一边在唱歌,是迪斯尼卡通的那种音调,“我有头疼,我有头疼。”我说这是什么大师,他在唱自己有头疼。但是你们想一想,还能怎么样。

他在2012年7月份开始病重,我从蒂如布尔集会回来以后,他在这里就处于半昏迷状态,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他会说自己在有时候俄罗斯,有时候在法国,有时候又在迪拜。有时候会说“我们会误了飞机。”我说,“大师,你在自己的卧室里面。”这种状态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那么当他完全清醒过来以后,第一次从床上搬到椅子上,他笑着说,“你看我现在已经成为主席了(chairman)。”对他还能怎样?他无视一切与痛苦疾病相关的逻辑,完全让你无法想像,他在教导我们。

我再举个例子。可能是五六年前在蒂如布尔,他在培养一个导师。还有三天的时间,预计周三就要完成。但是那位美国的姐妹说,“大师,我的机票是周二,机票非常贵,不能更改。”他就说“好,我会在周二给你完成打坐。”那么,她在周二带着祝贺的甜品过来了。她非常高兴。但是大师早上要吸氧。那时我还没有培养导师,所以大师必须全部自己来面对。周二的十点钟他还在吸氧,我说,“让她重新买一张机票吧,我们可以把钱付给她。”“不,不,我会给她打坐。”大师还是让她过来了。他就在鼻子插着那些管子,为她提供一对一!你说,有哪一位导师能够这样做?

甚至是正常情况下的一对一,稍微有一点头痛,或者是有一些争吵,或者是心情不好,这时有人打电话想要进行一对一。我们会怎样?多数人可能会说,“改成明天可以吗?”我们并不是要赶飞机,你就在这里,但这只说明我们并不理解一对一的重要性。

当我亲眼目睹这一切,这出进化的戏剧的时候,这真的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当我意识到每一刻的重要性的时候,让我感到沮丧。我甚至只是坐在那里跟人家聊天的时候,我都觉得很不好,因为等待和聊天都在浪费宝贵的时间,不仅是你与更高层面的这种连接,还有修习者的交往。聊天、争吵或者是摸脚,这些有什么用呢?不会帮你达到任何状态。我经常对我们的印度的修习者说,“假如继续摸脚,你只会获得灰尘。”

自然之道不是为了这些。自然之道是从心到心接受恩典。有很多西方人也开始学这一套。非常不幸,他们就喜欢呆在大师身边,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他们都不可阻挡。那么你内在的连接在哪里,你的圣化在哪里,你的理解在哪里,我们谈到的心的开放都在哪里?这些都只是自我的不断膨胀,心不断变得越来越狭窄,意识完全连接不到本源。所以,非但没有进化,还退化了。大师不能说,“请不要,已经足够了。”这个不符合他的性格,所以,那个智慧在哪里呢?不要去强求这些东西。所以,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的话,这也是一种进化。

那么,这四个基本点,细体的四个基本成份——意识、心思、智力、自我——都是动态的原则。反应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当中,每日的互动,首先是与自己的互动,还有与他人的互动。我们这些与自己及他人的行为模式,如实反应灵魂的纯洁以及灵魂的朴实。

如果我总是要求,“无论如何,我必须和大师在一起。他需要我。”到底是谁在说话?是我们的自我!假如你真的发自内心爱他,就会默默地为他的健康祈祷,为静修会的成长祈祷,为依然还没有受益于自然之道的兄弟姐妹祈祷。

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行为的朴实,交流中的纯洁,无论是与自己还是与他人相处。当我们阅读十项格言的时候,不论是第一项格言还是第十项格言,都谈到十项格言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格言,都是为了制造两样东西。十项格言无一例外都是关于纯洁和朴实,没有别的内容。

所以,在清心的过程中,我们在做出什么样的祈愿?希望所有的杂质、不净物离开。当你从这个角度看,一切多么简单。当杂质没有了,你就变得简单;不净物没有了,你就变得纯净。非常美妙的一个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仅仅这么一个祈愿,每天傍晚进行这么一个祈愿——这些杂质、不净物都在从背后如烟雾、水蒸气离开我,整个过程大家都知道。基本的事情就是排除这些杂质和不净物,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而这些杂质离开了,自然留下的是简朴,不再复杂。不净物没有了,你就变得纯洁。那么,当我明白了这个之后,我会想,“天啊,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过程。”清心的过程本身就能够起到这么好的作用。给予我们的所有工具,让我们如何在生命中进步,如何变得越来越好。

我会进一步去做一些区别——矿物、植物、动物和人。这些都有不同层次的意识,都有前面所提到的拉喇济说的三体:粗体、细体及因果体。在矿物的世界里面,粗体主导一切,因果体和细体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不是处于动态的,不能自由流动。不用想太多,只是听一听就好了。

那么这三体在植物界起着什么作用?植物也有粗体,这个大家都能看见。它们也有细体以及因果体,但是它们的细体和因果体也连在一起,不是动态的,也不自由。在动物界也有这三种——粗体,细体和因果体,但是都比较自由,都扮演着不同的作用,虽然相互依赖。那么,究竟人与动物之间有什么分别?我们也有三体。区别就在于中间的细体,在细体层面,我们可以选择超越动物界。这也是巴布济所说的,我们要从兽性走向人性,再走向圣性。这也可以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自己的生存。

当我们冥想的时候,我们深入自我,达到一种三摩地的状态。而当这种三摩地的状态开始贯穿整个日常生活。按照拉喇济,或大师在一些书里面也提到,这样就会制造第四种状态,冥想的人会达到。但并不是说所有冥想的人都能达到第四种状态,不是所有人都能始终维持这个状态,可能寥寥无几,这个状态的人非常罕见。

所以,无论怎么看,自然之道的贡献不仅在于身体的安康,也有情绪的安康,虽然这些不是我们根本的目标。最主要的还是中间的部分,我们发展自己的意识达到神圣——绝对圣化的程度。心思变得如此开放;智力化为智慧;自我变得完美精炼,可以说成为一个真正的瑜伽士,或者可以说这种人是达到全面圣化,人类所能达到的顶点。而这一切都有可能,只需要每天做两三样事情,不停地冥想,仅此而已。

所以,谢谢大家耐心聆听我这些话,就到此为止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