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Select a year in the list to read the talks in the previous years.

格言一

by Daaji, January 01, 2018, Kanha, Hyderabad

达济:大家新年快乐!

你们知道,可能是1940年代,47、48年的事情吧,巴布济写了这本书,那时候叫做《十项箴言》,乌尔都语叫做《十个原则》,如今我们称为《十项格言》。从乌尔都语翻译过来,其实里面也掺杂了一些波斯语,从来没有修改、编辑,直到2013年有几位北印度的学者帮助我们去翻译,也有重新校对,是来自金奈的一名学者,应该是两名学者。我们大师发现当时的翻译还不是很准确,里面有很多错误,倒不是很大的问题,只是小问题,但是可能也会改变整个意思。我昨天给大家念的,在原来的翻译中并没有提到在无意间犯下的错误。这听起来有点愚蠢,为什么会在无意间犯错呢。基于这个问题,有一个修习者对这个格言的解释做出反应,他写了一封邮件,我觉得挺有趣,我也非常感谢这位兄弟给我们机会去进一步思考。

“亲爱的达济!

我很抱歉对您的评论提出意见。但是我觉得,第十项格言应该适用于有意或无意间犯的错误,如果说不适用于有意间犯的错误,恐怕不全面。依我之见,第十项格言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来自大师的原谅——这个始终都在,能帮我们排除印记,可能是由于不好的行为产生的——而是根本上截断印记的循环。你感觉到愧疚,誓不再犯,这个本身可以停止这种印记和倾向所导致的循环。我也认为巴布济大师的评论其实是包括了有意或无意间犯下的错误。修习者可以在他面前把知道或不知道的错误摆出来。这些都不会违反根本的原则。但是这个有意为之,我认为其实同样适用于两种情况,而你誓不再犯也要知道什么事情不要重蹈覆辙。所以我觉得是应该同样适用于这两种情况。假如在格言中加一个逗号,可能就可以进一步澄清......”

他就是这样继续讲下去。不论怎么说,我的回复如下:

“亲爱的兄弟,

大师始终愿意原谅,但徒弟也不应该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妄为。这个是事实。你可以不同意,我也尊重。没有任何徒弟会觉得自己有意做的事情还希望能够被谅解,他宁愿接受惩罚。大师很愿意原谅,但是这个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

正如我跟大家说过,在翻译中有很多问题,所以有些老的修习者就会质疑、就会提问。伊丽莎白姐妹和另外一位姐妹都知道翻译的问题。所以这里没有稀释或改变原来的格言,只不过让它变得更好、更准确。多数修习者感到不安的原因,只要他们想要变得更好,他们可能希望被告知请帮助我们排除这些东西。感到愧疚不是办法,忏悔一次两次三次还可以,印记可以排除一次两次。但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种错误,这恐怕不行。大师也不是洗衣服的,不停帮你洗脏衣服。这种错误的行为,难道你能说“真抱歉,我杀死了我的妻子。”大家想一想。

好,下面我们继续回到格言一。我先把旧的版本读出来,再把新版本也念给大家听,这样大家就一清二楚了。我把旧版昨天的格言也记下来了。“在临睡前去感觉上天的存在,为自己所犯的错误忏悔,以祈求的心态祈求原谅,并誓不再犯。”新的版本经过修改后是“临睡前去感觉上天的存在,为自己无意间犯下的错误忏悔、祈求原谅,然后带着祈祷的心态,誓不再犯。”这里有三个词:无意间犯下的错误,还有带着祈祷的心态,决心如何,这就可以带来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决心誓不再犯,那你的忏悔会如何,只会陷入一个圈套。

我们再来读一下格言一:“在黎明前起床,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祈祷及冥想,最好在日出前完成。”这个在旧的版本里面是没有提到,最好在日出前完成。有没有改变意思呢?否则人家会说基本上都是黎明前,可能黎明是五点零五分,我五点零四分开始就好了。所以这个恐怕比较麻烦。“冥想应有特定的位置与座位。尽可能养成维持同一坐姿的习惯。应特别注意身心洁净。”

我再突出几样东西,一个是黎明前起床,第二点是祈祷并做好自己的冥想,第三固定时间,这可以带来很大的变化。在天亮前完成是第四点,第五是有个固定的地方和固定的坐垫进行冥想,第六点保持同一种坐姿,第七特别注意身心洁净,精神的纯净、身体的纯净。所以总共有八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方面,可以说是一些基本的要求。我想第一项格言是最详细、最直接的,没有给我们太多的自由——你最好在天亮前完成,黎明前起床,固定一个地方,固定一个坐姿,保持身体和精神的纯洁。从哪里开始说起呢?

首先我们要回到一些修习的基本方面。曾经大师发表了一次演讲提到,修习虽然会对我们的进化做出很大的贡献,但对我们的成功贡献不到百分之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就靠态度。如何修习,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心中有什么样的态度去修习,如何去向上天奉献。当我们祈祷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如何?当你闭上眼睛说:“大师!”马上会有一种卑微的感觉于内在出现,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我什么都不知道,一无所知,请帮帮我。”这种感觉就会出现。然后内在出现一种觉知,知道自己了解的不多。你在告诉祂:你才是我的目的,这些就是阻碍我的东西,让我无法进步。这都是事实,这些欲望变成我们的绊脚石。我们也对祂说,你是唯一的真如和慧力,能使我们升华。我们已经认清了上天在自己生命中的角色,没有祂,我们就没有办法向前走。虽然我们经常会祈祷,但是以某种方式,好像我们都以为是为自己祈祷。但是祈祷文其实很明确地表示:我们仍然是欲望的奴隶,您是人生真正的目的,您是唯一的真如和慧力,让我们升华。但是我们却以为都是在讲自己。所以当我们祈祷的时候,这是为大家而祈祷,是为整体而祈祷,人类为整体。而随着我们的意识的进化,我们会把生存的一切包括在里面。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昨天我提到祈祷的心态或者是仆从、徒弟的心态。这些有什么不同呢?在这里有什么不同?比如说学生和寻求者,第一次接触满心冥想的人在寻找、询问这是什么东西,去学习就变成一个学员,他会有很多好奇心、很多问题。没关系,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也许现在慢慢又出现新的问题,问题是不会终止的。心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会去提问,因为完全没有必要,只是徒劳。慢慢这些寻求者变成很好的修习者,而修习者慢慢成为徒弟,意思是说其修习如此有纪律,地方是固定的,坐姿也是固定不变,一切都非常有规律。巴布济说这种人就可以称得上是我的同仁,或者可以说徒弟是稍后的事情,成为同仁了。徒弟和信徒这两个用法,当徒弟已经超越了修习、超越了一切,几乎变得和大师一样的时候,心中充满爱。正如有些情景,就像雨水落下来就融入大海,和大海变得一样,这些信徒的心就会在上天之中融化,是真正的信徒。而当他们去祈祷、去冥想的时候,所散发出来的芬芳会如何,大家可想而知。他们会等待、急切地等待,这种等待本身变成一种冥想。而当冥想的时刻来临时,就会是一种几何倍的跃进,好像火箭冲天。

你们不能以这种嚣张的态度去祈祷:“喂,上天!喂,大师!我想要这种帮助,我怎么会困在沙漠中?”你不能有这种嚣张的心态。我分享过一些例子。在阿富汗发生的一些婚姻,假如女方不愿意嫁,他们就会绑架,骑在马背上把她带去结婚,不然就杀了她。真爱中会发生什么——跪下来祈求,你愿意嫁给我吗?然后就给她送玫瑰等。而不是把人绑起来说:“你最好嫁给我。”这两种情况、两种态度有很大的不同。一种是把对方当作牲口、当作奴隶;另一种态度是我成为你的仆从、你的奴隶。态度完全不一样,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在灵性文明中也有其自身的修养。你不是仆从,也没有任何人是奴隶,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大师认为修习者是我的下属,如果有人这么想,那他就不是大师,你完全可以避开他。

所以态度变得很重要,要易于接收。有了这种接收的心态,当我们祈祷时,轻轻闭上眼睛,一切自然就会发生。这一刻就能够启动一切,下面只是去接收这种交往所带来的东西,然后在日记中记下来,仅此而已。冥想结束之后稍微留意内在的状态,设法紧紧抓住并尽可能维持。然后就会变成你的积累,一个又一个的一对一,生活就这样继续下去。

巴布济大师为什么会提到在黎明前冥想呢?不是说你很累,九点钟起来的就说:“不行,我今天不能冥想,太累了。”这样也不对。如果你错过了第一个机会,没有在黎明前进行,那么之后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尤其是我们的姐妹们,尤其在印度,由于她们身兼数职,在家里有很多角色需要扮演。要照顾好自己的婆家,照顾好愚钝的丈夫,还要照顾好孩子。很多时候还有一堆客人,也无法避开,毕竟客人是上天,也要照顾好。所以她们的修习会怎么样呢?根本就没有时间,可能在中午有一点时间。巴布济就说,没关系,你就在那个时间冥想就好了。只要有机会,你就用那个时间去冥想。如果仍然无法冥想,无断思念可以解决问题,睁着眼睛保持连接,继续做你的工作。他并没有说要去斗争、要跟谁争吵,或者是想办法让客人和婆家的人离开。这样你会陷入困境。家庭第一,如果不能让家庭满意,怎么可能安心冥想。

所以不如等待,慢慢地人都会离开,只是开玩笑而已。但是这个的确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的一名导师,就是我的入门导师,她的婆家就根本不容忍她冥想。如果她冥想,他们会来干扰她,说不能冥想,丈夫也是暴君,完全不允许她冥想。所以她找到了一个办法,她假装自己还在睡觉,盖着被子实际上是躺着冥想。她就花几分钟这么做,丈夫也不知道她在冥想,虽然她只是躺在他旁边。晚上她怎么进行清心呢,就到洗手间泼一点水,假装自己在清理洗手间,这就是她的清心。她没有把这个当作挑战去反抗,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人也一个接一个离去了,然后她就安心了。当然为时过晚,但之后就可以发现,巴布济后来也到她家,也在那里特别为她主持一对一。所以这种牺牲会有自身的回报,耐心有自身的回报。你未能冥想是因为如何如何……没关系,你不要在家里面展开世界大战。冥想是为了和平,你不能为了取得和平而打仗,不然你这种平静会如何?

那么为什么要在黎明前?我希望大家去思考。我先不给出答案,否则只会歪曲你们自己的实验。你们在未来的一两天做这个实验,早上或者晚上的任何时候,你们闭上眼睛,设法去观察这种自然能量的节奏到底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尝试去感觉一下,比如说在晚上到底是在散发能量还是在吸收能量。你也可以在白天的不同时段重复这个练习,看看到底是吸收还是在散发能量。我希望大家再做一些实验,去感觉鼻孔的呼吸。两个鼻孔同时呼吸,可能有一个在主导。有时候是两个在同等起作用,有的是只有左边,有的是只有右边,有的是两个都在,但是其中一个多一点。所以请把这些都记下来,记好这些时间。然后记下来,右鼻孔主导的时候是在散发能量还是在吸收能量。这个大家应该很容易看出来。等大家观察完,我们再来讲解这个格言。进一步去解释为什么要在黎明前,最好在天亮前完成。

下面,我们到下一个方面——地方。为什么强调要固定的地方?我们当中很多人的工作可能是每天在不同的城市,这种情况是例外。但是一般而言,我们应该在家里面固定一个地方,“好,这就是我冥想的地方,这是我冥想的坐垫、椅子,只用这个。”当我们进行临睡前深思的时候,要进行忏悔“誓不再犯,不再重蹈覆辙。”也可以回到冥想的地方去做,就在那个位置坐下来进行祈祷。早上的冥想也是。晚上可以扫描整天的活动,想一想有什么地方可能做得不对,或者未能保持与上天的连接,未能与内心较高的智慧保持连接,或者犯了错误的地方。然后看看如果相同的情况重新出现,如何纠正自己的行为。这个可以在另一个单独的空间进行,而不是说有时候感觉很懒,就坐在床上,这会如何呢?稍微鼓起勇气到隔壁房间坐一坐,不要允许这种懒惰压倒自己。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那时候有水牛跟奶牛,它们都有固定的位置,会站立在各自固定的位置。每个动物都是这样,就绑在那里。一旦释放,它们就会到外面去放牧。晚上回来,每头牛会很自然地回到自己的位置,绝不会乱来。你们会发现,它们不会站到其他牛的位置上去,只会到自己的位置。它们多么有智慧,知道这个是自己的地方。我们也要在自己家里固定自己捆绑的地方,我就一定在这里冥想,这是我最舒服的地方。经过定期规律的冥想,我们冥想的地方慢慢就会制造一种气氛和振动。这个地方会充满能量,有神性的能量。因为每天慧能都是降临到这个地方,你自己也为这方面做出贡献。当其他修习者来到你家里的时候,然后你就坐在自己的位置,别人也在身边,都在为制造这个环境做出贡献。而假如你有一天坐在厕所、有一天坐在卧室、有一天又坐在别的地方。这种生活方式很混乱,虽然你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情。但只需要有这种觉知,你横竖都要冥想,不如坐在同一个地方完成。这个要求难道过高?我不认为。是吧,这个要求不是很高。如果横竖都要冥想,还不如固定一个地方。而横竖都要冥想,还不如黎明前。当然,我们都有自己的弱点,起不来,那就只能说至少固定一个地方。好了,八点钟就八点钟,你就固定下来,要有这个纪律。对我而言,有规律固定在每天八点钟、九点钟或十点钟冥想,哪怕只是五分钟,远比不固定的冥想要好。

所以第一点是把时间加以固定。为什么要固定时间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是巴布济叫我们固定。对我们而言,其实就已经应该唯命是从。他说要在自己的修习中制造一个生物钟。科学也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说我们有自己的节奏,根据太阳决定,由于太阳和地球的位置,这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系统。地球在环绕着太阳,而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我们内在所发生的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我们的大脑中,可能我们有一些医生在场,他们可以告诉你,这种自然的节奏如何维持我们内在的生物钟,早上会有某些荷尔蒙分泌,某些神经刺激会达到顶峰,在晚上或中午就没有了。这些会提供很好的免疫能力,有清新的感觉,充满精神,和一天当中别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比较的。这也会影响我们大脑里面的一种连接和平衡。整个事情究竟如何发生,我真希望有些医生能够详细解释大脑不同部位和身体的连接,这会有比较有趣。简言之,你错过了黎明前的机会,很自然剩下的这些荷尔蒙、这些神经素相对比较少,密度没那么高,本来那些荷尔蒙会对我们有很多帮助。这也是为什么至少在印度,很多学习音乐的小孩都是一大早起来练习。

昨天有人跟我谈到,潜意识的力量并不掌握在我们手中,但是无疑当我们的行为自动化,我们让修习自动化的时候,这就会变成潜意识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生理的一部分。这就好像一开始学开车的时候很麻烦,不知道怎么刹车,油门在哪里,倒后镜在哪里,人会那么紧张,要完成那么多的步骤、那么多的事情,有点忐忑。而当考官坐在你旁边的时候,你就拼命祈祷:天哪!耶稣基督帮帮我,今天让我通过。你是那么的紧张。但是之后到一定的时候,你就变得很自如,完全不需要努力去看钥匙在哪里、如何启动、如何踩油门,一切很自然地发生,变成你的一部分。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当我们修行到固定时间、固定坐姿时,如果一切固定,这就会变成无意识地进行。波颠阇利在第二颂中提到:在放松的状态下努力。不是我要冥想,我要进入三昧,拼命去努力,这样能进入三昧吗?你那么紧张,那么强势。你想努力睡觉去试试看,“我今天必须早点睡觉,早上三点钟要起来”,你可能想着一躺下就能睡着,但这种期望加上努力就会坏了一切。所以,就像人们说的放轻松,让事情自然发生、自然展开。需要努力,但必须是放松状态下所做的努力。而这只有随着练习才能习得。一开始的确是斗争、努力、拼命,但是慢慢地会变得自然。

这就是我们谈到的地方、时间。还有什么?坐姿,是的。这个也很有趣,保持同一种坐姿。我想让大家做这个练习,你们这样(双臂交叉环抱肩膀),然后换一下变成这样(手臂位置互换)。两种都一样舒服吗?比如说你这样去冥想,手的姿势这样(十指交叉、右手大拇指在上),然后你现在变成这样(左手大拇指在上),能做到吗?不行。所以身体有一些方式,包括手指的接触或者触及肩膀。另一个例子,比如说巴布济或上天坐在你面前,然后你是这种坐姿(瘫坐在椅子上),你会不会有这种姿态?所以我们的坐姿也会制造某种态度,也会让我们做好一种准备。假如你这样冥想(双手放在扶手上),也许感觉放松,但是很难深入,你必须把腿收缩盘起来。为什么要盘起来,我们稍后再谈。即使是坐在椅子上,可以这样交叉着。即使你不刻意这么坐,自然就会发生。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这样,会有帮助吗?

我们这里有一些瑜伽狂热爱好者,他们说所有体式都很好。但你试试看颠倒过来,就是倒立着,冥想又不是体操,应该舒适、自然。波颠阇利简要地解释:采用舒适的坐姿,这种坐姿就称作坐法,让你可以维持这种坚定的坐法。这本身没什么奇妙的地方,只是要保持,没有玄妙的地方,保持放松就好了。最好的坐法其实是这样(盘腿而坐)。这是最好的坐姿,如果做不到,那就把腿放下,这个是最好的方法。

巴布济因为可以深入其背后的规律,他就谈到振动、能量如何循环。所以我给大家提过几个练习,大家也做做这个练习看看自己的能量模式。你这样坐(双臂举起),然后看看自己的能流。你这样坐再观察一下自己的能流,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如何发生。但是理论上,就像他所说的,他提到一个例子:宇宙在形成的时候,一切都是从中心向外扩展,当解体的时间到来时,一切要回到本源——这个基督教就叫做“末日”,或者在梵文叫做“大解体”——一切都会融化。创造是向外扩展,而当它要回到本源的时候,它会收缩。这种收缩会带来很多的平静、镇静。当一切都走向家园,我们就感觉很平静。当我们收缩所有的肢体,像这样(盘腿而坐),也会以某种方式制造——用他的话说,就是个体的一种解体,在思想的层面上、在精神的层面上,你就达到了三昧。所以这种收缩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冥想,仅此而已。

还有什么吗?身心洁净。这就是瑜伽的首两肢,这个还需要说吗?这大家都知道的。你们看,这次很好玩,我在静园内散步,有时候看到一些不好的东西就告诉我的朋友们,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应该做一点事情。有时候他们会听,有时候就不听,他们想着,反正他会忘记。第二次来的时候,我的血压就会升高,我都说了却没有听。但是有幸,前几天我们有印度总统来访,一切都变得很干净。

所以有时候,我就跟他们开玩笑说,你看澳大利亚总理要来访,他们可能就认真了。所以,这些政治家如此重要。而当神性来到你心中,上天本身来到你心中时,祂自然地来到你心中,祂总是在那里,那还用去管祂吗?但是当我们冥想的时候,我们在邀请自己生命最宝贵的东西——上天,我们能够掉以轻心吗?不可以。你接收慧能,这是赐予你的神性礼物,你不能马虎对待,一定要保持一切井然有序,身心灵都应该放下别的一切,甚至忘记自己是谁。我经常看见这些政治家,好像还会有人去摸他们的脚,好像他们就可以赐予你解脱。

我就以两句诗来结束今天的演讲,这是一位苏菲派的修士库斯罗写的。而当你把这两个原则应用到自己生活中的时候,就可以总结我们应有的态度。我先把它念出来,他说: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生命之海充满爱,但这是一种很矛盾的东西。从中走出来你就完了,而沉下去的却解脱了。”所以在这种生活,我们管它叫爱。在这种生命中你避开了三昧,就错过了真正的东西。但你沉浸于三昧,你就能得到永生。”第二个是,“我与亲爱的玩一个游戏,玩爱的游戏。如果我赢了,他就属于我;而我输了,我就是他的了。”这个谈的就是关于归依的事情。库斯罗说,我们这个生命是爱的游戏,我在跟我亲爱的上天玩这个游戏。如果我赢了,他就属于我;而我输了,我就属于他了。所以,是双赢的局面。你们想在一起,好,带走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