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Select a year in the list to read the talks in the previous years.

人格塑造,姿态,师父以及目标

by Chariji, 同传版, 2008年4月16日

我大概16岁的时候,曾经听了一次关于《薄伽梵歌》的讲座,令我印象深刻。我现在还想不起来是在加尔各答,还是……应该是在加尔各答,因为我那个年龄的时候,不是在加尔各答就是在加尔普。但是由于印象深刻,我买了一本《薄伽梵歌》的书。上面只有原文和简短的英文翻译,当时好像是花了1块5卢比。有幸的是这个梵文,它的文字叫做天成字母,那么它的字母跟印地语的字母是一样的。那么刚好我在每天阅读《薄伽梵歌》的一章,让我获得了一种可以说是大概的一种了解,让我大概地去了解这个梵文。

我也必须说,我这一生的一大憾事,是真的没有认真去学习梵文。毕竟梵文所含有的这种文化上、宗教上、哲学上的财富,自古以来在印度,从恒古、很久以前开始,都隐藏在那里。因为绝大部分印度人忽略了梵文,不懂梵文。即使是那些僧侣,一些在寺庙里面进行各种祭拜仪式的这些司仪,尽管在用梵文,但他们也不懂梵文。所以印度文化目前是基于念诵这些经文,不仅是僧侣也好,还是善性人也好,对于所说出来的话完全不懂。那么这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腐朽出现。由于我经常发现这些司仪,比如到某一个人家里面去做一些仪式,他念出来的这些经文,其实跟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毫无关联。那么我这个后悔也来不及了,因为现在已经太晚了,要真正认真去学习梵文的话,恐怕已经太晚了。

但是,当时每天去阅读,让我去学会了,假如我可以这么说的话,在这些经文或者是这些句子当中。在当时,对我来讲,意义非常深远。那么当时没有人帮助我,毕竟我爸爸也不太懂梵文。他有时候甚至会把我称为浪费时间的家伙,说,“你不去读你的书,每天早上起来读什么《薄伽梵歌》。”我对他指出,这个《薄伽梵歌》的18章当中,有些章节只需要5分钟,比较简短;有些则可能有30几页。那么,那些句子,也不能叫做句子,就比如说一对一对的这些对比,它们有非常非常深远的意义。比如说,其中有一个,或者是黑天神,对他的这个徒弟在说,“你怎么来找我,就会怎么样找到我。”另一个地方他就阐释这点,他说,“我自己什么都不是,无形无状,没有脸,没有形状。看不见,无法去形容,甚至连修为最高的圣人、神明都无法知道,因为我是不可知的。”所以,他接着说,“你怎么来找我,就会怎么样找到我。你找的是朋友,我就会作为朋友来找你;你找的是敌人,我就以敌人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你以徒弟的姿态来找我,我就会采用相应的那种形式;你作为爱人来找我,我就做你心爱的人。”

所以,这个可以说是,第一次让我觉得说,当你开始去修习,去加入灵修的话,首先你要自己去确定你希望上天怎么样来找你。因为有很多故事,也不应该把它当做仅仅是故事而已,以为它没有历史根据。毕竟在我们这个语境下,它究竟是虚构的还是事实,毫无意义。它所含有的真理,才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去进化。所以,我们如何去面对人生的目的。且不说上天吧,这“上天”两个字,在世界上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很多人会觉得,去找上天,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觉得反感,有点把自己孤立起来那种感觉。

曾经很多西方的朋友,后来成为修习者的人,他们问我说,“我去找上天,岂不是承认自己太软弱了。查理,你不是说太懦弱了才需要有一个上天去帮你的忙吗。”我跟他们说,我当然,当时还不是特别了解,只是有一种大概的,比较肤浅的一种理解。我说,“即使是软弱的表现,你生病了你会不会去找医生?难道你是在承认你生病了。”当然他们绝大部分都没有任何答案,但他们只不过是说我比较善于言辞,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说,我们面对我们去找的那个祂,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不论祂是上天,还是,就像吠陀的这个传统里面,应该说吠陀的传统没有所谓的印度教,只有所谓的永恒之道。那么,根据这个永恒之道,它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他作为人应该做一些什么。那么,之所以永恒,是因为祂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很少,但它们是永恒的原则;而且严格要求我们,因为假如我们不遵守这些原则的话,我们会被称为不道德。因此,就不值得接受来自上天,或者师父的这种恩典。

所以,这些永恒之道的原则,就像要说真话,很简单。但是人们想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说真话,因为有些情况可能我没有办法说真话。那么灵修上说,原则是说真话。没有进一步去解释,也没有去预测或有这种问题出现。“说真话”这三个字,非常简单,可信、可操作。但是当我们想颠覆这个事实,只不过是因为有些情况,我们害怕讲真话,因为觉得讲真话对自己不利,等等。

现在生活一切都是金钱,所以这个原则经常会被忽略,或者是违反。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基于一堆非真理、谎言。你们知道在英文里面,我们有真假之分,在梵文里面,只有真和非真。这个“非真”,它没有特定的词语去表达,一个是真,一个是不真。

第二个原则,德行。为谁?为什么?是因为人性要求我们要真实地去表达自己的生命。不仅是口头说,而是付诸实践,在我们的行为、举动上。每个人都有这个责任,为自己的净化负责;没有任何形式的来自外面的逼迫、或勉强。上天也没有说要去惩罚撒谎的人。这个事实我师父——巴布济大师向我解释,他说,“大自然没有惩罚这个概念。上天这个境界,或者是在师父的字典里面,没有这个词。只有每个人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惩罚。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没有别的、任何形式的惩罚。”你们当中想进一步研究的,可以去了解。你们不觉得这太傲慢自大,以为上天在时刻观察着人们在做什么,不是在看他们做什么好事,而是特别留意有没有做什么坏事,就好像等着去诅咒人,或者干脆派阎罗王去找你。

所有这些都是不真的,不存在。上天是爱,祂只能无奈地看下去,我想也不无悲痛。就像有些家长,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误入歧途,他们没有办法去控制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哎呀,老爸,大家都这样。” “你有没有去上学。”“有。” “但有人说你,你在哪里哪里跟谁玩。这个怎么说呢?” “我跟朋友一起去的。” “那你刚刚为什么说你去上学了。” “因为否则的话你会惩罚我。” “但我从来没惩罚过你啊。”

全世界我们这个家里的情况都是如此。世界每一个角落,他都是可以为所欲为,背后的信念是只有这样,他才能学会,因为都是个人的体验。体验什么呢?体验不该做什么。这点非常值得强调。因为,我周游各地,从来没有听家长说,让他们去做好事来学习。我知道一些社会当中,才12岁的女孩子,教她们怎么样去抽烟,怎么样去拿着香烟,可以避免在手指上面留下这个印痕。当我斥责他们的时候,他们说,“我们必须这么做啊,她们早晚会开始抽烟,不如早一点教她们为好。“所以,10几岁的时候,就有一个假设说,这些男孩子女孩子早晚要去做这些事情,不如让他们趁早去准备好。所谓的性教育,都是这种想法的产物。在学校甚至可以分发这种安全套给小孩子,家长们还很愿意,诸如此类的。

你们看看,所以,从德、行,走向不德,从真走向不真。所以,当我们去钻研那些书籍,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办法。当我们想去了解的时候,我们就去看这些书。那么,这些伟大的先人,辨喜大师,他的师父等等。当他们写这些书籍,还有我们能够鼓起勇气,因为我们有希望说可以真正开始去读的时候,假如像我当年开始读这个《薄伽梵歌》,而假如你勇气尚存的话,这种渴望、向往还有的话,也许可能会最终走到吠陀本身。而这个吠陀据说是真知的唯一来源。因为他们不是思维的产物,而是一种启示,向人们揭示的东西,是听到而不是看到的。所以,吠陀没有作者,也没有人可以说是谁写的这些东西,都是受启,上天的启示,有人把它记下来。

就像巴布济大师,他也可以说一个所谓的吠陀。就像《十项格言注释》这本书,他告诉我说是上面给他的启示,让他去写的。我们今天也出版了整本我们所谓的《来自光明界的呼唤》。那么人们很好奇说,是谁接收了这些信息,这不重要。比如说我在马路上看见“禁止超速”,我不会去提问说,是谁把这个公告放在这里。假如我违反这个交通规则的话,是将自己置入危险之地。这个人家明白,但是别的东西他们却不明白。

这些灵性信息,我们要是违反了,祂并不是要求你服从,祂只要求你去遵守,在自己生活当中付诸实践。从而告诉你会得到什么利益,你下一个灵修阶段会是什么,你会走向什么方向进化,能够成为什么。灵修,祂关心的是成为净化的科学,进入那个生存境界,并没有别的东西。

我现在是什么,我要成为什么?你是什么?不论是什么,都无关紧要,就像古代的试金石,不论它触到什么都会化为黄金,岩石也好,砖头也好,泥土也好。同样,灵性生活的力量,就在于当我们用灵性生活去触碰自己,不是从外面到里面,而是从里面到外面。因为人的这个唯一的资源,就在他内心。这个试金石就在内心。只有这里可以从上面、从创造者那里接受指示,就是我们的心。假如我的心收不到,别的什么东西都收不到。头脑所谓的知识,就除了这些,好像计算机的说明书,操作说明。它只不过是告诉你,请翻到40页,到40页再告诉你,到16页。唯一去接受指导的一个方法,从本源得到指导的方法,这点是永恒不变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从自己的心出发。

假如这个心不灵了,沦为一种简单的不过就是一个水泵的话,它就好像排出水的水泵。从物理上说,这个心脏它只不过是好像一个水泵那样,就是这个循环系统,血液循环,只负责这点。但这个不是我们关心的东西。但是假如这个心有能力,我告诉大家,它绝对有,一直都有。这个是上天置入我们的第一个东西。祂说,“这个接收站,只要你去珍惜,去发展,然后去服从,就可以了。”否则,我们心得到的东西,我们都不信。心说他是好人,但有人告诉你,你不要被上当受骗。头脑就说,这个人说的应该是真的。所以,头脑永远都是让我们误入歧途,心却让你回到正轨。

所以,巴布济大师说,拿心去做冥想。这样熟睡当中的这个东西,由于我忽略,由于我不适应,由于我不信。我老是说,怎么会这样,何以这样。所以,它已经变成一种处于被忽略、被冷落的静态,只剩下一点点的火花,以为上面只是灰,但是你在下面轻轻一吹,就有火焰。所以我们要等到第二天早上,等我的生命破晓,那么可以有朝一日对自己的心说,“你醒醒吧。”它问你,“醒醒做什么呢?”然后你就告诉他,“我降服了,我迷了路。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你,我现在惊慌失措,我不知道要怎样,我为什么要活着等等。”然后它说,“好了,你会不会相信我。”而今天的年轻人会说,“哎呀,这个得靠你到底跟我说一些什么。”那它就笑着说,“好了,没关系,至少作为一个开始。这样吧,然后就迈上你的旅程。”

而假如有一个师父的话,我迈上这个灵修生涯的时候还没有,我是靠自己开始。只是翻了一下《薄伽梵歌》,才16岁,我就自己盘腿而坐,闭上眼睛,然后是在做某种冥想。也不知道在做什么,我也没有记录任何东西。我进行了差不多12年,没有指导,也有一些非常糟糕的体验,有些差点让我离开了这条道路,走回魔鬼那边去。因为有很多人讲过,这魔鬼大家是熟悉的,而熟悉的东西永远比不熟悉、不懂的东西要好。所以这种被歪曲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喝醉酒,“我知道喝醉酒会怎么样,但仙丹我没尝过呀,谁知道,它里面可能有毒。”

你看,我们的头脑是怎么样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说呢,就是从过去积累的这些印记,反复地跟你说,“提防提防,你要小心。”这都是自我、小我在说话,它告诉你,“你不要相信。”因为你一相信它就不存在。

所以通过这种曲折的、间或也是很痛苦的,但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幸福的过程。我终于在1964年来到巴布济大师身边,我可以说是他的指导来找我。就像巴布济曾经跟我讲的,由于你前面的努力,你自己所做的努力,过去十几年、二十年。所以,师父来找你了。他对我说的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是,你自己去找是找不到师父的,当你准备好了,师父会找上门来。

所以,我加入自然之道灵修生活,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假如有人问我,“你加入自然之道以后,有没有好一点?”我就会说,“你应该知道。”不是吗?因为当你使用这个试金石把石头变成黄金的时候,那块石头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成为黄金,需要别人去验证、证明。

同样当人性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个当然是进入灵修生活以后我们所期望看到的第一个变化。别人应该看得到,应该引起他们的注意,修习者自身也许看不到。所以巴布济说,“我是谁,我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巴布济曾经被一些海外的修习者问及,“巴布济,您是什么?”巴布济就说,“只有我的师父知道。”所以,西方人经常会提问说,“这个知识是怎么回事,我,我有这种,但我却不能说我知道。”巴布济就只是笑一笑,然后继续抽他的水烟袋。

其中有一次他说,智力没有任何意义。然后他就说,“你想寻找一个笨蛋的话,去知识分子里面去找,可以找得到。”他不是在开玩笑,非常严肃。就像你想去找乞丐的话,在富人里面去找。因为绝大部分富人都是乞丐。会欺诈、会弄虚作假,祈求,只不过是想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你这么多金钱,要拿去干嘛呢?” “不不,怎么说呢,我还是很不安。每年都要交更多的税,物价也在膨胀。” “那会不会够呢?你怎么知道未来几年你还会在这里?” “您可别这么说,我至少还要活20年。我还有女儿要嫁出去,孩子要成家立业。”你看,有希望,没有信仰;有欲望,却不值得。还有一种虚假的基础去建立财富。都是基于祈求、借来的东西。所以,这就是今天人生的面貌。我们所说的就是现代文明达到顶端的这种面貌,在知识、在权力和财力方面。

最近,我们发现印度有一家非常好的咨询科技公司,名字是“箴言”,但做的可能是商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丑闻。都是兄弟姐妹,为了金钱互相排挤残杀。为什么?是因为我的性格,我的本性,我要是不去争取,得不到。

所以,当我们去找师父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看得见他,为自己去弄清楚。因为上天我们是没有办法弄清楚。在自己心中,去打探个究竟,他是什么,他曾经是什么;或者别人告诉我,他曾经怎么样,而如今他成为什么。而你也想成为那样。他简单,过着简朴的生活,简朴的衣着,食物也是非常简单的。就像巴布济曾经跟我说的,他可以一个月只需要60卢比就够了。

现在当然我们会否认说这个从来都不可能,因为我们不想说不可能,我们只会说即使巴布济都不可能做到。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逃避,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所做的没有错。当我必须面对失败,没能遵守这些原则的时候,而我又不想承认的时候,我只能说,连师父都不可能做到。

你们看,就像有些人说,“但是查理济,巴布济有那么多孩子。”就好像说生了孩子就犯了罪。然后他们就说,难道他有一些秘密的储备。所以我们为了自己就把我们唯一的希望,这样去进行污蔑。所以,第一次去认识自己师父的时候,假如没有一种就好像雷电的触动,我想这种修习者是没有办法获得应有的进步。

因为我们总是在相信一种一见钟情,在一个男人和女人之间,然后觉得可以是一辈子。假如有失望,甚至寻短见,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一见钟情,对方却没有。那么师父应该怎么样呢?你这里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东西,他不是把自己隐藏起来。而是说,有一种表面的简朴,让你没有办法去渗入,除非你用心去渗透。

但是每个人都是用头脑去理解。“但是你看他有假牙。” “为什么不行呢,你不是也有。” “但是我是因为当时我孩子还是14岁的时候,患上糖尿病。” “不论是什么原因,你有,他也有啊。” “但是你看,查理,他的房子,怎么回事啊?你看他,那么多……”他们无法形容。睡在地板上,睡在地台上,用冷水洗澡、沐浴。与其说看看他是怎么样帮助他,不如说我们是在看看他怎么样会阻止我们,让我们有借口离开这个修习。“不,不,我恐怕没有办法继续。”

我天天收到很多来信,都是一而再再而三提到这些。有些是五年之后,有些是20年之后说,“我没有办法继续,因为对我的要求太多。” “什么要求呢?” “我的太太反对,她说,‘你完全没有时间给我。’我的孩子都在误入歧途,因为我没有办法给他们时间。”你要是跟他说,“有师傅的恩典在帮助你,一切会适时步入正轨。” “但是二十年什么都没有发生啊。”因为你20年没有修习,你20年都是在不信,在半信半疑中度过的,处于一种非常肤浅的时间的投入去做。“你有没有去冥想?” “有啊有啊,我大部分时间都能够做到。” “什么叫大部分时间呢?” “譬如说,我上周也冥想了2天。” “多久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大概15,10到15分钟吧。” “而建议进行多久呢?” “这个我知道,但是这不可能吧。不现实,我还有家庭去照顾啊。” “你为自己的家做了些什么呢?” “那你知道这个家长都做的事情。” “你做的是什么呀?”他回答不了。那么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事情,你却需要进一步的去做,所以,你认为可以为此去牺牲,可以说这个百分百的人生机遇,他所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所以第一件事情是去观察你的师父。他的行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话,对待别人怎样。我从来没听巴布济用“你”这个字去称呼对方,他永远都是用“您”。直到这种师徒之间的关系被牢固地竖立起来之后,然后当然就像兄弟姐妹,或者是爸爸对自己儿子说话那样,充满快乐,充满信心,还有未来的可能。这可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他究竟教了我一些什么。所说的自然之道十项格言,我会不会遵守第一条。“不,不,这个查理济啊,你也知道这个不大可能。” “为什么呢?好了,你剩下的有没有能够遵守?” “说实在的,我只知道一、两个。” “第二个知不知道?”他们这就开始生气,觉得你在质问他,在考验他。然后他们的这种恼羞成怒,还看得出来。所以你问都不敢问,就面含微笑,一种慈爱的笑容,就跟巴布济一样,跟他说,“你就尝试去实践吧。” “是是是,我也觉得应该。”

你们看,所以不想实践,不想修习。这些是非常简单的自然之道的原则、格言。然后,更别说这种较亲密的关系,我应该在我师父面前表现得怎么样。我知道他表现得如何。他的坐姿非常得体,看不到任何东西,总是很平静,面含着一种非常有魅力的笑容,欢迎大家的笑容。时刻愿意回答问题,很谦虚地去回答,“假如我能回答,我就来回答。”

但是,如今我们都不喜欢这些东西,不喜欢学这些东西。我甚至认识一些人在师父面前伸腿、伸脚。有一些组织,全世界都有,就是这等无理的行为,他们可能会严加惩处。但是巴布济就像耶稣那样说,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即便是20年后,他们有没有发生变化?他们就说,“没有,20年前,我不行的话,我今天也不行。我的腿没有办法这样。” “你的头呢?还是你的头也僵了?”这样他们就开始生气了。所以到他家里对他无理,对所有的东西都无理,怀疑他的答复,怀疑他给我们的修身体系,怀疑他是否在印度以外的文化当中适用,然后就怀疑、质疑所有的东西。

所以你们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假如没有这个振动,这种闪电的话,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一切。毕竟这种雷电,在大自然中有时候也会打到你头上,假如一块地方只有你这么一个人站在那里。但是这种雷电只能是当你的心愿意接受的时候,才能出现。但假如里面充满污垢,你这个打雷也会躲开它。

所以巴布济说,改变自己的心。他没有说去改变自己对师父的态度,他说师父是什么,他就是什么,你接受不接受无所谓,你知不知道无所谓,你看得见看不见也无所谓。他坐在这里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知识、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智慧,更别说他的修为。假如他真的让我们看得到,也许我们根本看不见,或只能说我们真的变成瞎子了。这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让我们成为每个人应该成为的东西。所以除非我们给他这个机会,他就说你伸腿就伸腿了,你对我无理就无理好了,只要你学到一点东西。

你放进井里面的桶,把它拉出来至少里面得有一点水才行。否则的话,他觉得他失去了机会,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再来。所以他对我的一个指示是,不要让人空手而归。不论什么人,他来找你,应该至少得到一点东西,不能空手而回。

你看,老师是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但如果人家一出去,离开这个大门,就把东西扔了,那怎么样?这就是悲剧,无济于事,没有办法。这种灵性的礼物你要是把它扔了,就会回到它的本源,师父并没有失去任何东西。

就好像你给别人一叠钞票,他说,“诶,假的。”他扔掉。它就会回到师父那里去,他说,“哦,可能是他把它扔了出去。”所以,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把它扔出去,它就能成长,不是,他是首先把他给出来。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丢掉,我们的印记、我们的粗性、我们的无知,我们这个可怜的缺乏信任,对目标的完全无知。只有他能够清除这些,我们无法做到。但他来帮助我们的时候,假如我不接受,我两样都失去了。

所以第一次和师父见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至少我是这种感觉,我的书里面也是这么说的,假如没有那一次见面,我没有正确处理那次机会的话,也许我就失去了这一生的机会。所以我想我们今天就到此为止。改天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