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亡与接受"中文同传及文字版
by Daaji, October 13, 2008, Hyderabad, India
大师:评判的态度,什么时候我们会有这种评判的态度呢?如果你被挑畔,你觉得“我都没有做,这个人凭什么可以做!”这就是最根本的问题。不是修养的问题,不是礼貌的问题,“我都没有做,这个人凭什么可以做!”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不让你插队跑到前面去。这个是人之常情。
修习者:所以,这是一种自我的反应。
大师:是“自我”的反应。就像有一句名言所说的“我之后尽管让洪水滔天”,或者像这些相爱的人,得不到这个女孩就要把她杀掉,“既然我得不到,任何人都不应该得到”这可以说是最极端的一种表现。你们必须明白,凡是批评都源自这种感觉,不论有意识或无意识,“这个人凭什么可以做我自己都不允许自己去做的事情!”假如能够让自己的这些感觉升华,变得越来越具有神性,像圣人一样,那你就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你不再去想自己了,这样你就会说“这个是人之常情。天父啊,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一个极端,那是另一个极端。
修习者:但是如果有人做错事情,生气好不好?
大师:不对。我接到一个可笑的邮件,有个人去找一名导师,他的心脏装了起搏器。那个人到处去和别人说,其他人就说,怎么可能相信大师相信上天却还需要这种仪器?这个问题很荒唐,不是吗?他问我应该怎么回答。我说你的回答很明显嘛,需要吃药就应该吃药。
修习者:所以我们说这种“劝真”是从愤怒走向不真呢,还是……
大师:劝真的意思是把真理放在前面,没有别的意思。就把真理放在最前面。所以真理要摆在首要的位置,并不是什么牺牲等等这些意思。这些都是后来的解读。任何人只要恪守真理,在灵性当中真理意味着守在一种神性的意识当中,那你就属于这个了。
修习者:我能不能问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您说生命的目的是耐心等待死亡。问题是我们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选择,我们的这种噪音、动荡。您也提到自杀是一种自我欺骗。
大师:自杀的确是自我欺骗。
修习者:有一位名望很高的护士尝试去培养灵性。然后她发现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那些濒临死亡的人陈述了一些体验,当意识到这些体验之后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和,通常会陪伴有这些体验的人。
大师:其实研究者的共识认为,如果带着爱让他们为死亡做好准备是最好的。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没有什么缓和痛疼,肉体的疼痛会继续。心的悲伤,尤其在西方认为死亡是一种毁灭,我不再存在了。在西方甚至伟大的哲学家都会寻短见,因为他无法面对“我不复存在”这个事情。所以是出于恐惧,这个恐惧必须离开。
修习者:有些病人已经处于昏迷状态,
大师:但你也可以跟他们沟通。完全可以跟他们沟通,需要爱和耐心。还是爱和耐心的问题。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一些医生会和你坐在一起花半个小时,握住你的手,“怎么样?你不能生病啊,谁告诉你生病了。”然后把一下脉,就这样,你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他其实是在把脉。现在一切都那么的冲动,马上就把仪器拿出来。一切都是机械设备,背后丝毫没有爱、没有关心。变成一种探索,就好像警察带着下属,把一具尸体从河里面捞出来,丝毫没有尊重,只是尸体而已,扔在一边,就用这种语言。这就是我们所缺乏的东西。假如你能给出最近20年、30年出现的这种气息,慢慢地会变成对这些临终的病人,你可以坐下来,告诉他们另一端也有人在等候。
修习者:所以道德上把遗体交给研究可不可以,还是要按照习俗保持完整?
大师:为什么不可以,与其去火化,有人能用它,何乐而不为?
修习者:但是通常人们会有一些犹豫,他们可以捐赠这些器官,但是遗体要保持。
大师:你的遗体没有用啊,其实只有这些器官才有用。
修习者:但是要回到祖先那里
大师:那是宗教的一套。你们看这些古来的宗教,不论是埃及法老,或者是古代中国,或者是印度,玛亚文化,他们都要求完整地到另一个世界。但并不是这样。
修习者:大师您建议我们要从容不迫地接受死亡。
大师:不论是否从容不迫你都要接受。其实根本就不是你的选择可以拒绝,不能拒绝的就愉悦地接受好了。
修习者:还有就是带着尊严死亡。
大师:尊严来自于接受。你们看维多利亚女王的故事,有个印度的王子受邀作为嘉宾,在她的餐桌上。用餐最后端来一盆水用于洗手,但是王子不懂,他把它喝下去了。为了给他面子,女王也举起来喝下去了。这才叫修养。还有另一个相反的故事,维多利亚把牛奶倒在自己的盘子上。大家都很震惊,但是也跟着倒在盘子上,其实她是用来喂她的猫,现在大家到哪里去找那么多只猫呢?他们以为她直接放在盘子上喝,在他们的社会中这是一种很无礼的行为。所以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怎么死的说法。
修习者:当我母亲身体不好的时候,我就告诉她要安然接受,您建议要带着感恩去接受死亡。这是结束这里的一切痛苦。
大师:根据印度文化,有四种情况,阻碍物或者问题,就是难以接受的东西——生老病死。疾病、老化,灵魂第一个问题就是生为人。生,一出世问题都来了。有生必有死,所以生跟死已经有了。那么也必须老化,中间也难免生病。这四样东西是不可能摆脱的。所以人家会那么在乎解脱,因为你不再有生的话,下面这些也没有了。西方人会提问,“你为什么要解脱,我很想回来啊,查里济”,越来越多地去享受越来越多。
修习者:有没有可能说,大师,就是你可以自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已经达到那个进化程度?
大师:不可以。
修习者:有没有可能一个进化的灵魂能做到
大师:巴布济说,就好像弹簧一样,你来的时候已经上紧了,然后直到完全展开,否则不可能死亡。而当人家问他能不能延长,他说“是,但只能到相同的程度。”你不能只加紧一半,不能只给5年的时间,“我还有女儿要嫁出去,给我5年行不行”,问题是你能不能再度过92年?
修习者:会不会有一种暗示死亡即将到来?
大师:完全会。
修习者:那么在解脱之后,有没有可能说还会回来?
大师:可以,如果你愿意。
修习者:但是有没有可以完全避免这种回来的可能性?
大师:如果你解脱了就不会回来。除非高度进化,你有选择想不想回来,回来奉献、服务。如果你高度进化,也可以被派下来。你们都很高兴获得续约,因为有钱,再给我2年吧。你们又不是乞丐,已经有足够的金钱。但是在退休那一天还想要最后一块面包,为什么呢?只是自私、欲望、缺乏安全感,就这三样东西。假如你有骨气、有胆量说“我已经赚够钱了,有这个有那个。”没有任何人会说关于金钱的真话,女人也不会说出关于她们心的真正事情,爱的事情。“我绝对不会接受续约延长”“为什么?”“我已经足够了”“你有什么?”“只是有一些储蓄吧”,人家会这样说。什么储蓄,已经几百万了。
修习者:是啊,我退休那天心情非常好,然后他们都说你不觉得要退休心里难过吗?我说没有啊,我很高兴,不用每天朝九晚五。
大师:这就好像被从监狱里放出来,岂不应该高兴才对嘛!我们都培养了错误的价值。我的意思只是提一提军队里有一些少将没有成为中将,他们就很不高兴来找我说:“大师,请给我一对一,我心情很不好,我未能晋升为中将。”我说,“你干嘛担心,你下面还有一堆人,还没成为少将就退休,你至少比他们好一点吧。”然后中将就来了,他说,“这是我最后一个机会能成为上将。”也不行,他就开始进入抑郁。然后就有一个什么安全顾问之类的。
修习者:他们总是会发现一些能力不强的反而能晋升。
大师:这个妒忌呀,任何人都想达到下一个更高的职位。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好的,但是你应该有愿望但没有野心,这就是区别所在。我是个小兵的话,我当然希望能够最终成为指挥官,为什么不可以?
修习者:但是大师,我们这些军队的司令都是来自军校,也有来自……
大师:我自己的堂弟,他其实是普通的兵士,和我名字一样。他在英国的军队,他在码头由于做了一件事情当场就晋升了。印度的军队不会这么做。他们那个时候叫皇家的任命,当场任命,他最终也成为了少将,在英国的军队里。现在他的弟弟在海德拉巴,也是个中将。
修习者:大师,关于这个野心,我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
大师:你不应该有野心,要追求卓越,我想在我所做的工作当中达成完美。但同时要带着一种谦卑之心,只有上天才能完美,你达不到的时候不应该有失望。什么叫成绩?比如血压如果一直不停向上升,岂不是越来越糟糕,所以升上去等于是坠落下来。上去的必然会下来,而最终上面怎么样,下面也会怎么样。所以何必担心呢,全部扔一边就好了。
修习者:很多人问成功的秘诀,有什么回答呢?
大师:没有成功,只有工作完成了没有。假如符合神性计划就会成功。所以如果你的神性计划是应该到处去讲话,然后做寄生虫,那也是一种成功,因为我生命的角色就是这样。你们知道《薄伽梵歌》提到四道,也就是婆罗门、费舍、沙地利。他们的道德,婆罗门只应该去教书、做顾问,没有能力做其他事情。费舍就做买卖、储业、生意,这些可以说是费舍的职务,放牧、耕田,还有一般的买卖。所有这些都已经分好了。但是我的大师却表示,人生下来其实没有任何义务。假如一个人是所谓的低种姓,但是他毕业以后成为老师,他就是婆罗门。
所以,婆罗门当中并没有生下来就是婆罗门的,要成为婆罗门会有一个仪式。经过这个仪式之后,他们等于重新出生了。第一次出生是成为人,第二次出生是经过这种启蒙之后成为婆罗门。所以,这些所谓的低等的人经过启蒙之后也成为婆罗门。很多宗派里面,这些圣人实际上都是这种情况。
有一个僧人,一天早上在日出的时候,看见一名农夫拿着泥土供奉上天,然后食用。他说,“你吃这个泥土啊?”这个农夫回答说“上天让一切都变成食物,我供奉他,然后吃下去”。他说,“你过来,你是我的徒弟”。这个徒弟,可以用手直接去抓他的手,而那些婆罗门必须先放一块布,然后才去抓他,因为他们有这种纯洁的概念。其实这些都不存在。在入家仪式之前这个人就已经走进去了,然后说我的师父会坐在什么地方,会在什么地方讲话,我的师母会在什么地方烹饪。然后师父就来检查,看见别人都没有发现这一点,他们都在找师父。他就坐下来,开始发表演讲。有一个比较嚣张的人,就像这些年轻人一样,他们在他耳边说,“你还没有正式入门呢”。他说,“已经好了。”怎么好了?有伟大的灵魂入家了,就不需要了。他说,“什么伟大的灵魂?”这就犯了错误。其实他自己已经进来了,还提问“什么伟大的灵魂”。师父说,“我的徒弟一进来,这个仪式就已经完成了。”不就是入家的仪式,人都已经进来了,不是吗?在这些宗派中,其实你去看它根本的价值都是非常辉煌,对人也是非常慷慨的。但是他在问师父本身嘛,所以我就说这本身是一个错误。我们就是这样去愚弄自己。
修习者:大师,我们可能是更多地去关注这个仪式和形式,而不是它的功能,也带来很多问题和疑惑。
大师:我跟你说一件事情,假如你一生都是刮胡子打扮,好像要去上班一样。退休以后你会继续这么做,因为没有做的话你就好像不自在。所以你每天都会刷牙、刮胡子,穿好自己的衣服,有美妙的身体,不是吗?你的太太会问“你要去哪里”,“哪里都不去,难道不出门就不能打扮吗?”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仪式。
修习者:包括我们的《奥义书》中,有很多该做的、不该做的,好像也是有仪式的成份。这些你要如何,有各种仪式,有些人就会以此为由躲在背后。
大师:这些仪式也是具有保护的功能,假如你没有办法达到真理,就只有投靠它。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看,打牌也是一种仪式,球赛也是一种仪式。什么不是仪式呢?即便你同一个地方,同一个饭桌上,同一盘菜,每天吃相同的菜,也是仪式。所以我们会觉得受够了吧,不是吗?“今天也是烙饼啊!”,“亲爱的,那你想怎么样?”“我要每天换一个样式”“你自己去买好了”是,你自己买好了,那是结婚20年后。我与我的妻子几乎分手,希望她还在听。每天早上她会问我,“你午餐想吃什么?”我说,“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她说,“我想做一点你喜欢的,你就不回答。”我说,“好,那就做马铃薯好了。”她说,“我就知道你会要这个。”我说,“为什么?”“因为今天家里没有马铃薯。”我说,“好,那你做别的菜。”“问你完全没有用,因为家里没有这种菜,这又不是这个季节的菜。”我说,“那有什么你就做嘛,干嘛要缠着我?”“你就是不肯合作,我做了什么东西摆上来,你就会说为什么有这个、为什么有那个。”每天早上都这样,我不知道是我容忍,还是她的包容,我们就避免了离婚。
修习者:有个笑话,纽约有三个建筑工在一个庞大的建筑里。午餐时间他们坐在上面吃饭,每天都是相同的饭菜。其中一个是美国人每天都是牛肉三明治,就说“再来一次我就要自杀啦。”而这个中国人说,“面条,每天都是面条,我太太别的什么都不会做,再有一次面条我就要下去了。”墨西哥人也说,“又是这种菜,下次再有我就自杀。”第二天他们上去吃饭,美国人一打开,一模一样的菜,他就跳下去自杀了。中国人的也是一模一样,也跳下去了。墨西哥人也一样。然后在这个葬礼上,妻子们都发现了自杀的原因,本来完全可以交换。美国人的妻子和中国人的妻子都说,“假如他告诉我,我就可以换一个嘛。”然后墨西哥人的妻子就说,“你们可别看着我,他是自己做的午餐。”
大师:这个好玩,所以这就是生命之道。很抱歉我下面还有两个一对一要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