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源
by Chariji, (演讲中文同传版,2007年7月23日于蒂如布尔
我今天嗓子有点不太好,从没听说过狮子也会感冒,但我这只狮子确实有点感冒了,所以声音有点不太清晰,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我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参与这个会议,也听取了北美负责人所作的报告,美国、加拿大、还有南美地区,让我心中濒临消亡的希望的火焰有所复燃。似乎在这些国家的长夜终于要结束了,我们开始隐约看到日出,阳光慢慢变得越来越强烈,直至几年之后达到如日中天。
我很遗憾地记得,好几年前美国就已经有3000多名个修习者。实际上我们已经倒退了,倒退至差不多1100的水平,而现在又是新一轮的发展。而我很高兴注意到如今又有3000位修习者。但这是十几年前就已经达到的水平,而我们现在才真正意义上迈上了进步的道路。而我们成就这些,所需要的不是努力,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所需要的只不过是“合作”。
在我们学校里,在我差不多六岁的时候,我们听过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把一根树枝折断很容易;但如果把二十根绑在一起,就很难了,必须要大象来踩。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一根又一根的树枝,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我们不谈什么相互支持等等这种西方的话语。我们对于分别性说得太多从而阻碍了合作,如果先去合作,就能去除分别。如果合而为一,就不再有什么分别了。假如我们像篝火旁边的豺狼,在周围游动,只看到眼睛,那就没有合作可言。只是凶猛、饥饿的豺狼,但是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假如能坐下来,一起嚎叫,那就有一群狼。我想要的也是一群饥渴的狼。因为加拿大中心我就很喜欢狼和熊。当然我希望不会单独面对它们,因为我可不希望被它拥抱,它会继续存在,而我却不能。当然我现在也没办法跑过它们,从来都不行。
但是我的想法是,我们必须有发自内心的饥渴,让我们像狼那样聚集在一起。而这种饥渴,正确地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灵修生活的渴望。恰恰是对灵性的渴望让我们走到一起“我不能离开它而生存。”大家知道,不吃东西生存四、五十天是可以的。但如果不喝水,24小时,48小时,人就会死亡。我希望有这种渴望的一群狼浪迹江湖,不是到处嚎叫,而是发出自然之道的呼唤。告诉大家,“来,加入我们,我们这里有一群充满渴望的人,我们帮你找到水,帮你找到生命之源。”不仅仅是那种能解够渴的水,而是生命之源本身。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才应该是我们的目的。
我希望你们以狼作为成长的标志。你们可能知道,古罗马也是以狼为标志,因为据说在罗马大地,狼象征着哺乳自己的婴儿,名字是Romulus和Rabis。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标志。因为我们也要一代接一代成长。自从1972年巴布济踏上美国短暂访问停留了3星期,之后在北美可以说已经有第三代修习者。如果以一位统计学家向一群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发布数据的方式,或者以普通的会议来讲,我们已经增长了不少。就好像说昨天没有修习者,今天有一位,那说明有无限的增长。如果昨天有一位,今天有2位,就已经取得了百分之百的增长。但这种百分比的数据只会欺骗、误导人。我想要的是扎实的数字,就是美国商界特别喜欢讲的数字。桑托斯兄弟可以更好地向大家解释。
曾经在慕尼黑,有人问巴布济大师,“难道我们在慕尼黑有20位修习者不足够吗?”我心里面在想,究竟巴布济能不能给他作出一个答复。当然他能够,巴布济是来自上面,不会为这些地上的豺狼拉下来。他说,“我来自无限,心也是无限,所以希望能在我面前看到无限。”
大家知道,我们不是商业组织,我们不是来传教,我们不是来赚钱。我们只不过是来提供甘甜的、沁凉的生命之源。希望大家积极作出回应。但是你们的工作是把那些心中充满饥渴的人带过来,喂他们喝水。就如圣雄甘地斋戒四十天后,慢慢开始饮用橙汁,因为假如一下吃太多他会死亡。就好像潜水员进入深海,升上来的时候,需要几小时,而潜下去就只需要几分钟。如果一下子上来的话,恐怕就会出现问题,也就是减压病。因为血液中的氧气暴涨,会一下充满血管而导致死亡。因此,要逐步进行。
这也是为什么在自然之道,练习要花那么多时间。在灵修过程中,没有速成班。假如有人这么说,他就是撒谎。而你去相信他有这么一套方法,也太容易受骗上当了。有很多人说打坐一次就完成了。这个过程,巴布济准确地、正确地、诚实地把它形容为“走向无限”。无限中并没有时间,无法去衡量“我到底走了多久?”即使你已经走了无限的一半,前面还是无限,这就是无限的定义。我们不断地向前进,不渴望休息,因为每次休息,都会丧失很多时间。没有休息 ,也没有满足感。我们不能回过头说,“我已经走了差不多一半的距离。”在无限之中,并没有所谓已经过了一半,也没有少于一半。
所以大家要记住,我们的旅程不长也不短,而是走向无限。它的时间也不能用分秒来计算,因为我们已经超出了时间,处于无限,也就是永恒。而我们有一位向导,走在前面,引领着我们向前进。那是一个老人,头上戴着白色的帽子,巴布济大师,在前面慢慢地走,时不时回过头看看我们还在不在,而我们必须都在那里并告诉他,“是的,师父,我在这里。”